目前分類:中西文學比較 (27)
- Oct 24 Tue 2017 04:27
審美活動中理解、認識的特點之一─悟
- Mar 23 Sat 2013 13:55
散文第十七週進度西方散文名篇
- Nov 16 Fri 2012 22:36
中西文學比較【第七週進度】中西詩歌比較─以Lord Randal詩為例賞析
- Nov 15 Tue 2011 01:54
Comparative Literature課程計畫
- May 22 Sat 2010 14:26
中西合璧交響樂
國樂交響樂團在維也納,演奏約翰史特勞斯最受歡迎的《拉德茨基進行曲》(Radetzky March),這是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每年新年音樂會的壓軸曲目,如今由國樂演奏,令人驚豔讚賞!
- May 13 Thu 2010 18:03
張愛玲英文鉅作香港出版 《雷峰塔》、《易經》中文版9月後發行 兼具文學與史料價值
張愛玲英文鉅作香港出版 《雷峰塔》、《易經》中文版9月後發行 兼具文學與史料價值
- Dec 16 Wed 2009 15:38
中西散文比較研究書目
- Oct 08 Thu 2009 15:46
老虎 (tiger) by William Blake
詩人(William Blake 1757-1827)是美國文學史18th後期的準浪漫主義(pre-Romanticism)最重要的詩人之一。18th的文學作品深受啟蒙主義(the eutightenment)的影響,文學主流是現實主義,詩歌亦同──詩歌以生活現實為創作基礎,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創作主題。
- Aug 17 Mon 2009 23:49
Thomas Hardy的《黛絲姑娘》中西文學比較第四週進度
黛絲是一個純樸的農村少女,一日她的父親得知自己原是古代貴族狄柏維爾之後,頻頻催促黛絲前去自稱是狄柏維爾家族後裔的貴婦家裡攀親,以求得到經濟上的資助。
貴婦的兒子艾列克是個玩世不恭的獵豔高手,黛絲到了他家後不幸遭到誘姦。多年後,黛絲平復創痛到一個牛奶廠工作,邂逅了安琪爾,禁不住安琪爾的熱烈追求,黛絲敞開心扉接納了這段感情;就在新婚之夜,黛絲向他陳訴沈痛的往事,沒想到這段告解竟為原本幸福美滿的婚姻蒙上一層陰霾……。
- Jun 26 Fri 2009 01:28
中西比較文學報告 卓怡秀
中西比較文學期中報告 國四乙 卓怡秀 94420049
- Jun 10 Wed 2009 15:20
在字母與字母間,彌補此生遺憾 郭雅姿

- Jun 10 Wed 2009 15:19
【中西文學比較第十四週進度】中西神話比較進入期末考週
國四乙 94420040 陳涵茵
國四乙 94420042 吳旺軒
- Jun 10 Wed 2009 15:14
書寫影視文學第十三種香 【電影-香水】 ‧黃儀冠老師
- May 31 Sun 2009 06:39
愛情,最不受約束的情緒《十日談》心得 郭雅姿
「十日談」背景是一場黑暗的瘟疫悲劇。人們奔相竄逃:『他們三五結伴,躲在自己家裡和沒有病人的地方,遠離塵囂;他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活的舒服些,有節制地享用美酒佳餚,凡事適可而止,不同任何人交談,對外面的死亡或疫病的情況不聞不問。』
- May 29 Fri 2009 11:35
翻譯文學導讀
- May 14 Thu 2009 05:21
【中西文學比較第十一週進度】黛絲姑娘by哈代下
- May 03 Sun 2009 16:02
最新定稿翻譯文學導讀 胡瀚平
翻譯,是以語文為工具,為各個不同族群間,相互往來,表達情意,進行文化交流而產生的。《禮記‧王制》說:「五方之民,語言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劉向《說苑‧善說》記載 鄂君子皙請人翻譯《越人歌》相傳是我國第一首譯詩。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一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翻出這一首美麗的情詩。我國最早翻譯盛事是佛經的翻譯,其中以法顯、鳩摩羅什、玄奘較為著名。
- Apr 20 Mon 2009 04:49
中西文學比較【第八週進度】詩無達詁以英詩〈老虎〉為例
老虎
- Apr 02 Thu 2009 15:32
中西文學比較【第六週進度】〈詩無達詁并例〉
[1] 卡希爾 (E.Cassirer):顧忠發(1997)認為「符號論」翻譯為「記號論」較為恰當,記號是指示和指示物的一種象徵,是具體「對象」和它的「解釋」的一種媒介,也是意義和含義的一種表象。(見《中文成語情緒意象與構成形式之研究》,1997年出版)
- Mar 26 Thu 2009 03:02
中西文學比較【第五週進度】中西小說比較
l 英文小說(Novel)一詞源於義大利語Novella,Novella是指短篇故事,是由Novean衍生的,而Novean一詞正是「所見」、「所聞」之意。接近于中國的街談巷議、道聽途說。Novean→Novella→Novel。英國稱小說為Fiction(虛構),而「虛構」正是小說的特徵。但《十日談》出現在歐洲時,它被稱為Novel,這是在義大利開始形成的小說,專寫社會間流傳的人世間故事。歐洲許多語言還用浪漫傳奇冒險故事表示長篇小說。Novel作為小說這個詞義表現歐洲小說已經結束了從史詩以來的英雄傳奇式的文體。這些文體以日爾曼語和拉丁語混合寫成的故事,最初為韻文包含奇蹟、神奇、誇張乃至荒誕不經的事。西方小說最早起源於西元世紀至世紀的古希臘神話故事及荷馬史詩中故事普羅米修斯替人間盜火伊阿頌率眾英雄奇取金羊毛的故事等等。
中國小說即是街談巷語、道聽途說;後來分兩支:文言小說以及白話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