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文學通論 (78)
- Nov 06 Wed 2019 01:20
楊逵的散文
- Nov 29 Thu 2018 17:51
同志文學/紀大偉 --劉俐妘
- Oct 28 Sun 2018 17:46
白先勇《臺北人》‧黃曼寧報告
在戰前,臺灣的小說家,原本以男性作家為主,他們的作品也都以男性的觀點,來說明當時臺灣的社會變遷。有關男子內在感情的表達,以翁鬧的〈天亮前的戀愛故事〉作品最為特殊,全篇文章中,翁鬧向一位知心的朋友(其實是一個妓女),道出他從少年時期以來對於愛情的感受,以及他多次追求女孩的荒唐事例。這篇小說可以讓讀者,清晰的了解男性內在心靈的心聲。然而這一寫作的風格,並不為其後的作家所沿用。直到戰後,女性作家興起,才有以女子生活經驗為背景,而表現女性內在心靈為中心的作品出現。而其中最能以女性內在心靈為重心,而表現出男女感情糾葛和畸形戀情的作品,就是歐陽子的小說。
- Oct 19 Fri 2018 05:58
生命的漂流到心靈的放牧
- Oct 19 Fri 2018 05:02
台灣文學作家介紹-吳濁流 蕭郁彥報告
吳濁流(1900年6月28日-1976年10月7日),本名吳建田,生於臺灣新竹新埔的客家裔詩人,他是被討論最多的台灣作家。他的著作、眼光,往往走在時代之前,也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學資產。自傳性的三部曲代表作:《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和《台灣連翹》。
- Oct 15 Mon 2018 00:48
臺灣文學中的霧社事件
臺灣原住民族餘生後裔眼中的霧社事件
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通訊第三期
- Oct 24 Tue 2017 02:13
翁鬧-----謝昀臻
- Oct 16 Mon 2017 02:46
楊逵----黃雅靖
- Oct 14 Sat 2017 15:59
鍾理和----劉書岑
- Oct 08 Sun 2017 16:33
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
- Oct 08 Sun 2017 15:33
〈三月的媽祖〉‧ 葉石濤 〈功狗〉 ‧吳濁流
- Sep 30 Sat 2017 04:37
發現節目【平埔先民】
- Sep 18 Sun 2016 15:34
台灣文學通論.報導文學篇
黃家敏、吳妮庭、黃郁晴、葉拓余、洪宇芊 其他組員給意見
今天一人一本,全班學生逐一上台,
..............................
* 學生自選閱讀書目如下:
古蒙仁 (林日揚):《花城新色:新社的故事》(台北:遠流,2014)
田中實加,《灣生回家(全新增訂版)》(台北:遠流,2015)
吳佳璇,《921之後──一位年輕精神科醫師的921經驗》(
阿潑,《介入的旁觀者》(台北:麥田,2015)。
徐如林‧楊南郡,《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台北:
張典婉,《太平輪一九四九(增修版):航向台灣的故事》(台北:
郭漢辰,《揹山的人》(台北:九歌,2015)。
陳玉慧 (Yu-Hui Chen),《時代的摺痕:特派員的祕密檔案》(台北:
陳昭如,《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台北:
鄧湘漪,《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台北:游擊文化,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印刻,2015)。
謝國鐘,《冬山河的八十年代:一段人與土地的深刻對話》(台北: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
藍博洲,《台灣好女人》(台北:聯合文學,2001)。
藍博洲,《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台北:印刻,
顧玉玲,《回家》(台北:印刻,2014)。
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印刻,
- Sep 17 Sat 2016 15:20
他與她的飄洋過海記事
- Jun 16 Thu 2016 03:23
陳雪----許晨紹
- Jun 15 Wed 2016 13:50
平路----陳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