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澤謠-三生石上》心得
目前分類:102英文系 (28)
- Nov 01 Thu 2018 20:21
我們從三生石上走過‧知幾
- Oct 21 Sun 2018 22:20
《甘澤謠》中的"三生石上"
自古就有個民間傳說,人死了要投胎轉世前,靈魂要走冥界的黃泉路到忘川河,河上有座奈何橋,過了奈何橋再到望鄉臺,望鄉臺旁有位老婦人手端孟婆湯,遞給每個靈魂。
- Jan 03 Mon 2011 14:08
The Good-morrow 早安
The Good-morrow早安
- Jul 28 Wed 2010 14:09
英語102期末報告寄老師信箱
- Jul 28 Wed 2010 13:56
另一種悲涼【Let me enjoy 】by Thomas Hardy
Let me enjoy the earth no less
Because the all-enacting Might
- Jul 17 Sat 2010 10:20
Symphony of Science
- Jul 17 Sat 2010 10:18
生命不是在等待暴風離去【下週進度】
易經:凡是以【陰陽共濟】為原則,在不同的事、物、環境善加運用就能有其妙的效果。
- Jun 30 Wed 2010 12:40
英語102期末考的範圍
- Jun 28 Mon 2010 13:08
(補方陣圖+回應英一期末報告
- Jun 09 Wed 2010 23:50
英一國文期末作業注意事項
- May 08 Sat 2010 11:22
102期中考後進度
易學符號象徵之創造力是一個有機交感體,就如阿凡達電影所表現的一樣。易學是由最早之符號與經卦設計者、別卦演繹者和後來的卦象闡幽者組合而成,後者多是哲學家或天才數學家。哲學家,不但能把握各種事務的抽象態勢,加上數學家邏輯演繹和推論,同時又具備一般 人無法領略的參數、訊息作出符合當下隨機、變通的解釋;有其形而下的意義,也有其形而上的解釋。如風水渙卦,有以下四種解釋:1.彖傳: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2.象傳: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帝於立廟。3.繫辭: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葢取諸渙。4.六十四卦經解:渙,流散也,又文貌,風行水上,而成文焉。太玄曰:陰欽其質,陽散其文;京傳曰:水上見風,渙然而合,此渙字之義也。
- Apr 28 Wed 2010 14:30
102英文系大一國文期中考
- Mar 11 Thu 2010 23:46
回應于力心得
《老子》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其實我是滿相信這句話的,畢竟普世中誰能為善與惡訂下終極的標準。恐怕結果往往不是宗教中斬釘截鐵的信條就是失望的哲學家宣稱根本沒有善惡之分。但我想我總是相信就算真的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善惡標準,我們所擁抱的卻常常會是一群人、一個民族在共同生活的狀況下隨時間發展出來的各種規範。
- Jan 30 Sat 2010 11:38
Four Quartets四個四重奏 (burnt nortonII)(燃燒的諾頓之二)by T. S. Eliot
- Jan 26 Tue 2010 12:53
他們有罪嗎?介如
法律維護群體外在環境健康,道德使群體心理安定,這些規矩或許有良好的立意-為了大家好,然而當它化做紙本或被約定成俗,就因為原意的流失而成為死的了。這正是為何有心人可以利用人群、道德及法律,因為其中有些已經「死」了,而這也是有句話說法律只保護懂法律的人的原因。(說到這裡忽然覺得當法官真辛苦,他們必須使法律起死回生才能公正判決。李家同不是鼓勵人們多讀讀判決書嗎?這樣一想公正的判決書似乎真值得一讀,酷!)
- Nov 30 Mon 2009 00:34
英文系【第九週進度】期中考範圍
- Sep 30 Wed 2009 03:48
在語言無法詮釋之處--村上春樹演講稿的迴響‧雅茹
而村上先生想彰顯的又是什麼呢?他提到了高牆與雞蛋,是我們的超我與本我,關於各種限制住你的規範。關於這方面,我想起了《歷史上的英雄》一書中,許多關於文明(也就是體制社會)的論述。作者(威爾杜蘭)認為,各種所謂文明的美德(我理解為廣義的體制,包含道德標準)的緣起,歸因於這些「社會性」的美德,是有利於整個群體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