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號商二 96320006 蔡晏甄
回想至今的每一個求學時段,媽媽總對著所有人說:「我女兒都自己知道在做什麼,讀書也都不用我擔心…」。聽到這句話時,我並沒有明顯的情緒起伏,但心裡卻有著兩種矛盾的情緒。一則我很開心我不用成為媽媽生活中另一項的壓力來源;另則我感到了困惑,此時心裡開始質疑起母親的那番話,並開始質問起自己”我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我始終想知道自己真的是如母親所說的那樣嗎?
或許,過去的求學階段都太於平淡了,既沒參加過什麼特別活動也沒擔任過什麼特別重要的職位,實在找不到什麼足以驗證自己與這番話的事例。當這番想法湧上心頭的同時,就好像有人知道我心思般,安排了一系列的關卡好讓我一一的去突破;因為不久後我就被選上了班代,開始擔負起領導的角色及老師和同學、同學與學校間的溝通橋梁;然當卸下這職位不久,正開始思索起另一番不同的人生規畫時,隨後就被擁戴成為系學會會長,爾後所需擔負起的責任與任務將更加的多,相形之下所需承擔的壓力也將比之前要來的沉重。
我曾試著歸納以往會長的共通點,發現以往的前輩在擔任會長一職後,課業成績都不再如以往般能有著穩定的表現;因為擔任會長通常會為了系上的發展與活動而必須投入自身更多的心血與時間,而真正能投注與花費在課業上的精力也將大不如前。於此我想了很多,終於真正明白為何以往長輩都會提醒著我們做好”時間規劃”;因為事情一多就很容易亂了方寸,到最後可能什麼事也做不好;其心情也會受到結果的影響而有高低起伏的變化。前輩曾建議過我,要我選擇一樣(學會或課業)做主要的努力的基準;這樣比較不易使自己兩頭燒而最終落得兩頭空的下場,且也不會讓自己過於奔波與勞累;而友人也曾對我提起自身的經驗,他的想法也跟前輩的建議很像,當時的他選擇了課業,而以社團為輔,雖然社團很忙碌但他知道自己的重心在哪,所以他在社團與課業間能進退自如,因此我在他身上看不到迷惘,反而覺得他過得很充實也很快樂;從旁人眼中看來,他就像是位既會玩又會讀書的好學生,他反而因為放下了某種東西而得到更多的收獲。
曾經我想兼顧兩者的想法,隨著”有捨才有得”的認知而有了改變;我不再強求兩者的並行,而是懂得將兩者的輕重緩急做出適切排序與劃分;雖然在放下的那一刻會有所不捨,但畢竟還是得狠下心腸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行動。絕不能因為一時的不捨或貪心而有所躊躇,因為躊躇將更容易把自己再拉回到那無底的矛盾與困頓之中,而無法往前邁進。
我試著回想為何大家會想提名我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而這個答案可能要在我當完會長經歷過磨練後,才能真正體會與了解吧! 但我目前我所能確信的是,不管是任何的角色或工作,我依然能秉持著初衷盡我所能的去做好份內的每件事,且不會有所怨言。我也曾想過,為何有些人總是能對任何事都能有所抱怨呢? 或許我的見解不一定正確,但我所感受到的是:有所抱怨的人在於處事上,能省麻煩就盡量省而能不做事情就不要做,所以當工作輪到他時,他總抱持著有所不甘的態度去完成,而所有不滿的情緒也隨著工作的進行而開始傾瀉而出。然而我在面對每件事情時,都會把他們當作一種磨練一種挑戰去突破,這樣不僅能夠測試自己的能耐也能穿越自我的極限,而使自己的實力有所提升,因此我並不會感到不愉悅反而是樂於接受挑戰呢!
不管事物是否已有固定的處理模式,我都會試圖去找尋更多的方法來突破與創新,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賦予更多的舊事物新的見解與生命力。而每次的創新與突破都能讓我為自身的成長與突破感到無比的喜悅與驚喜,而且在這之中所遇到的阻礙也都將成為我的助力,讓我有機會更了解自己進而彌補不足、改進缺點。從中不管是待人處事或是專業技能方面我真的都能學到很多,雖然有些書本上早有提過,但要真正落實與實際體驗過才會知道箇中道理與奧妙之處。
不管這場挑戰將會出現多麼艱辛與困難的難關,我相信只要我秉持著信念與樂觀的態度將能一一突破關卡向前邁進。而且因為我不怕討戰也樂於學習,所以我能以愉悅的心情看待每件所發生的事情,並將危機化為轉機,讓事情的發生不再只有一個難度的方法可行。雖然這些經驗在於未來不一定有著正面的助益,但我所能確信的是:我有著與其他同學不同且豐富的大學經驗與生活 ;而這些經驗將有助於我更了解自己,也為內心的困惑找到些許的解答;或許當困惑解開時,我就能得到通往下一關卡的提示暗號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