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選自一篇溫馨的文章,故事中的姊弟生長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裡。某一年弟弟和姊姊同年分別考上了村裡最好的高中和城裡最好的大學,但家中的經濟狀況姊弟倆心中很是明瞭,於是,弟弟走到父親面前說出:他不想念了,反正他也覺得念夠了,但一說完,無情的一巴掌便落在他的臉頰上,在這兩難情境下,我想弟弟是為了成全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的姊姊,選擇放棄自己就學的機會,因為他知道當中必須犧牲一人,心裡的痛比臉頰上的痛更甚百倍;姊姊也明瞭弟弟若不念書,一輩子便走不出這窮山溝的命運,因自古以來,擺脫貧窮最好的途境就是-讀書,這是不變的道理,於是便勸退弟弟,弟弟無語點點頭回應,此時,兩人雖沒再多說什麼,但卻都已有了盤算。姊姊的心中也已下定決心放棄機會,文章中雖未道明,但已為後來的情節埋下了伏筆。
看到這我不禁自問,若我是文章中的弟弟,我會怎麼做呢?我能有如此寬廣的心和勇氣去做這足以影響自己一輩子前程的重大抉擇嗎?愛就是這樣,希望自己所愛的人過得更好,不願意見到他/她有所煩惱,即使要自己付出相當的代價,也毫不遲疑和後悔;姊姊和弟弟都為了能讓彼此有更好的前途都寧可犧牲自己,只因為他(她)是她(他)所摯愛的親人。但隔天,天還未亮,弟弟便留了一張紙條,簡單寫道:希望姊姊別再愁了,他出去打工供姊姊讀書,帶著幾件破衣裳就這麼悄悄的離開了…那年弟弟才十七歲。
就這樣,姊姊用父親滿村子借到的錢,和弟弟在工地搬水泥掙到的錢,讀了大學三年。某一天弟弟進城找姊姊,但卻不以親人的名義通報,反而以老鄉自稱,心思細膩的弟弟為了怕別人看到他穿著滿身沙子和水泥的工作服,會讓同學笑話他的姊姊,因此他必須壓抑著那股可以和別人驕傲地承認他們之間關係的情感,劃分和姊姊之間的關係,但這一切看在姊姊眼中是多麼的不捨與心痛,自己的親手足為了讓自己在別人面前有良好的印象,而貶低了自己身分;想必在姊姊心中,無論這輩子弟弟的穿著如何,她都不怕別人笑話,因為他永遠都是她的親弟弟,這是無法抹滅的。
當我們愛一個人時,我們的心中和眼裡只有他(她),即使他(她)變老、變醜,亦或是沒有了令人稱羨的光環,我們仍不會背棄他(她),外在的改變不代表著什麼,重要的是內心的想法。
畢業後,姊姊帶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中掉了多少年的玻璃給安上了,屋子也變得一塵不染,原來這一切又是體貼的弟弟特地提早回家所安排的,他希望姊姊第一次帶朋友回家,且還是裡的大學生,不希望人家笑話,即使手中有著在安玻璃的時被劃傷的傷口,但他並不感到疼痛,語意中無意道出他在工地裡腳被石頭砸得腫得穿不下鞋,仍繼續幹活,為了就是多賺點兒的錢供姊姊和家裡所需,這時姊姊不知還能再說什麼了,也只能任憑眼淚不聽使喚的往下掉,心中複雜的情緒終於在這一刻宣洩出來…那年弟弟二十三歲,姊姊二十六歲。
可以看見不管發生了什麼事,弟弟都是替姊姊著想為優先,深怕自己和家中的背景會影響了姊姊的發展,怕她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和對待,竭盡自己所能保護所愛的人。婚後姊姊的丈夫當上了廠長,有意把弟弟調上來管理修理部,看似這是個在好不過的結局了,終於可以苦盡甘來了,但弟弟卻執意做一個修理工,其實弟弟是顧及到若自己剛上來,自己又沒有多少文化知識,直接就當領領導者的話,會給自己的姊夫造成多大的影響,最後,在弟弟三十歲那年便和農村姑娘結了婚。
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禁熱淚盈眶,弟弟為了姊姊,近十多個年頭都在工地和工廠做粗重的工作,但不曾埋怨過姊姊誤了他的前途,反而還不斷地替姊姊著想,雖然文章不是以完美的情節結局,但它帶給我的感受是如此的強烈,因從小至今,印象中我和姊姊間的關係總是在爭吵中度過,雖上了國高中後爭吵的次數減少了,但有時還是吵吵鬧鬧的,但我們知道此都還是很關心對方的,只是表面上不說罷了。印象中,在我十六歲那年犯了錯,跪在地上讓母親打,以往只要我們姊妹倆被懲罰時,當中的另一人都會害怕的躲在一旁偷看,不敢有所做為,深怕牽累其中,但那次在我被懲罰時,姊姊擋在我身前,阻止了母親,央求母親別再打了,同時我的淚流得更兇了,除了身體上的痛楚外,我突然感到自己過去的懦弱和膽小,只會悶不吭聲,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至今,那場景仍歷歷在目,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如今上了大學,不知是否身隔兩地,我和姊姊間的互動愈來愈少,不禁使我懷念起過去那段吵吵鬧鬧的時光,哪怕只是鬥鬥嘴也好,如今剩下的只是淡淡的問候,交談過後發現,說了令我十分心痛的話,我似乎無法進入她的心房; 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但我永遠會記得姊姊對我的好,即使她現在變得有點不太一樣,我依然還是喜歡她的,等到哪天她想通了,或許我們就可找回兒時那種快樂的感覺了,因為她永遠永遠都是我的親姊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