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卜筮之術」的用途不並侷限於占卜單一個人生命,亦可針對時局環境進行占卜。「卜筮之術」一路流傳至漢代逐漸與「讖緯之說」結合,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西漢末年王莽建立新莽一代之事,除了政治黑暗、民不潦生給王莽機會外,當時社會充斥著陰陽五行讖緯學說,才是其成功的主因。單看「讖」字,此字在《說文》解為「驗也」之義[1],《漢語大詞典》也解為「將來能應驗的預言或預兆、迷信之人指稱將要應驗的預言或預兆。」之義[2],由字面說解可知,「讖」字本身即有預言、預兆之義,王莽成功運用卜筮讖緯之說取得政權,即便王莽最終依然喪失民心而又讓劉秀恢復漢室政權,然而,王莽一事有例可因循,後世君主難保不會有人學習王莽之舉,而託言類似言論違害自身的權力?因此,各朝代君主多半使用公權力明文禁止民間流傳相關的預言卜筮文書,以便防止有心人從中煽動。








[1]許慎:《說文解字.卷三.言部》。此處查閱自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庫.說文部》第19(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頁27



[2]羅竹鳳主編:《漢語大詞典》第11(上海:漢語大詞典,1995),頁4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hp.ncue 的頭像
    hhp.ncue

    生命教育

    hhp.nc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