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賽德克•巴萊》中的日軍總督樺山資紀可以指著台灣地圖驕傲地說台灣原住民是「蒙昧頑愚的蕃族」,完全以殖民者的心態和角度將原住民、賽德克族人稱為「蕃人」並且漠視這一族群,讓他們遭到鄙視和不屑的對待,這便是一種對賽德克人的「他者」想像。但是日軍將賽德克人所崇拜的祖靈(Gaya)並視為是精神信仰、是心靈寄託、是他們必須要去遵循並執行的神聖儀式,卻強迫他們必須要捨棄這樣的精神,讓他們對於自我頓時失去了「認同」的依歸之處。因此,筆者認為要從賽德克族人對祖靈信仰「精神」、從他們自身的「心」出發,去重新看待原住民詮釋他們的傳統文化,立足在歷史原點去討論原住民在殖民者統治之下的霧社事件,而非用現代人的角度去解讀這段歷史事件,故在本文中從後殖民理論視角去討論《賽德克․巴萊》中的他者與認同。
關鍵詞:魏德聖、《賽德克․巴萊》、他者、認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