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甲骨文字形,象一個人跪在神前拜神、開口祈禱。從示,從兒口。“ㄦ”是古文“人”字。本謂向神禱告,以求實現自己的願望。後指表示良好的願望
衷心祝願他幸福,馨香禱祝。
又通“咒”。詛咒〖curse〗,咒多爲口語,是歷代口口相傳的,言語含混,喃喃不明,有無差錯也無人計較,一般分為咒、誥、訣三類。
訣的威力最大。可以說是法師「鎮魔壓邪」之絕招,如五雷訣,八大金剛訣,開山訣,三元將軍訣,土地傳城訣,船頭艄公訣等三十六訣。
其次是誥,如七令七聖七金剛,八令八聖八天王,手執金鞭降魔鬼,頭點火煉五四方,金魁搭在鬼頭上,頭昏眼花心又慌等。
再者是咒。如金剛咒:天地玄中,萬氣木根,廣收意吉,正無神通,三界四位,五帝師行,萬神伏禮,歿死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內有霹靂,洞會交擇,五氣騰騰,金光速現,道法常存。這些專與鬼神打交道的差事所謂吃陽間飯,做陰間事,沒有了符咒,猶驅邪逐役沒有武器。有了這些才能打擊魔鬼,獲得神靈的幫助,發現人間一切災禍的根源,並針對鬼神作祟的具體情況,分而治之。安神役鬼的法事有衝儺還願,隔門釘胎等。這些符咒也有配合著迎刃而上,踩刃而行的踩刀祭、溜鏵口、翻叉耍古巫術的一些技法。溜鏵口、磚頭是將鏵口、磚頭燒紅,擺在地上,光腳板逐一踩過。翻刀叉為了收邪斬鬼,要用鋼叉向另一個代表惡鬼的法師猛烈地投射,或對著喉頭或胸口,對方則用單手一一迎接,接在手中。還有打開山、巡殿、鎮布的祭祀演出。
巫術形式概括爲四類:
一、祈求、比擬巫術;
二、接觸、驅趕巫術;
三、詛咒、靈符巫術;
四、占卜、禁忌巫術。
第一種是一種普遍實行的白巫術。它寄寓著人們美好思想和願望。祈求自然力和神力的保佑,獲得實物豐收和人身安全、興旺。企求願望作為現實。踩天刀由巫師手執牛角,及口念咒語,背著過關童子,赤腳爬上由十二、二十四、三十六把鋒利柴刀的刀竿。踩地刀亦牽引過關童子過刀鋒。巫術表演是在驚心動魄又嚴肅虔誠的。這樣的巫術,寄託著長老對過關小孩,在神靈保佑下闖過人生旅途關隘,一帆風順、健康成長的祝願。
第二種是透過一定的媒介來表達巫術的目的;而驅趕巫術與此相反,它是將裝附在自己身上疾病、邪惡、凶兆,用巫術力量加以驅趕,以求平安。取替胎或扎茅人替身,就是一種接觸巫術。翻叉和殺鏵則是其遺承。殺鏵時巫師可以赤腳在燒燙的鏵口上站立或行走。手捧燒紅的鏵口向四周衝殺,口噴桐油,燃起幾尺高的火苗,嘴裡發出尖銳的儺儺聲,驚恐、緊張、熱烈。一以威攝、降服鬼神,一以向信仰者顯示神力,招徠觀眾。
第三種詛咒靈符術:手訣有勾、按、屈、伸、擰、旋、翻等環節。內容分為祖先神靈類、天兵天將類、奇禽異獸類、武器類、生活類等。此為神聖巫術。
四、請神、送神、勾願、開洞等都要占卜、打卦。請神時打一喜卦(順)卦,表示神靈已請到,開洞時打一陽卦,表示洞已開,可以進行演出;打個陰卦表示洞已封。演出當中的一些禁忌,亦由占卜來決定。像土家族開紅山即以衝儺還願形式,由巫師向神祈禱,跳壇,求延年益壽,消災滅禍。以利刃在自己前額上開個血口,流幾滴血在紙錢上,以祀儺神,並據紙上血痕以斷吉凶。口中念咒詞:以我之血,祭爾之袓。
金湖民間文學集成載有脫衣咒,過去有個叫林玉佩的,是個大香火,這一帶人家做會都要請他,名聲大,他年輕時到龍虎山學過法,得仙人一本書。他會使很多法,一念咒就能把人定住,叫你半天走不動。後來,林玉佩到一處地方做會,被強盜傷了眼。他便在家帶徒,不替人家做會了。有一天,他在門口乘涼,大路上遠遠走來一個女的。有人起哄,林師傅,聽說你會脫衣咒,我們一回沒有看見過。你能叫那女的把衣服脫掉,算你本事。林玉佩快活起來了,說:好,讓你們見一回。他就念了。那女子果真一邊走一邊脫衣服,……(原注:此處做了刪節。)等走到林玉佩跟前一看,原來就是他自己的妹妹。林羞得沒有地洞鑽,一氣就把那本仙書燒了。從此,就再也沒有人會使這些法了。原始的宗教遺俗包括:一、占方。他們認為鬼神呆在家裡任何角落,只要有人釘釘子,敲打房屋,搬動家具、拆散板壁等行動,均會引起占方,惹怒神靈,如家中有孕婦,重者引起流產墜胎,輕則出現畸形怪眙,家中有病人,會使病情加重,要請巫師來屋裡衝儺還願,化安胎神水於產婦床腳以禳除。二、神斷。又叫衝地儺,真實是原始巫術裡的占卜。用以發現和裁判罪人。法事過程與衝太平儺、急救儺類似。巫師在祈求者家堂屋門檻內深埋一個地儺木人,一般人進出平安無事,罪者跨入時,木人會陡然跳起將其擒捉不放,或敲打。再則燒香化紙,砍一雄雞,對天咒之,罪者不日即遭報應。三、掐時。用以洞窺神祕,預測未來之手段。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