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石濤(1925-2008),研究台灣文學史不能忽略的名字,從十六歲第一篇小說以來,到走前創作不輟,始終持守獻身文學的信念。他是台灣文學評論的活字典,完成第一部由台灣人所寫的《臺灣文學史綱》(一九八七年)建構台灣文學史重量的作家,唯一遺憾的是,沒將原住民文學寫進台灣文學史。
彭瑞金曾說他是「小說家、台灣文學理論家、台灣文學史家」(《台灣文學50家》)。我愛葉石濤,我愛他解嚴後見族群分裂問題日益嚴峻,在90年代「展望臺灣文學」時,他主張各族群互相寬容共生、彼此尊重「開拓多種族風貌的臺灣文學」的主張,同時創作了一系列相映的作品──《西拉雅族的末裔》(1990)、《馘首》(1991)、《異族婚禮》(1994),演繹其理論,開創新題材,展現多元開闊的面貌。
我愛葉石濤,我愛他直到八十歲仍激起一陣陣漣漪,奮起其青春之筆,寫下了充滿情色意味的《蝴蝶巷春夢》,他的活力仍像火山一樣,隨時迸射出火光。他的小說入獄前後期都有,而文學評論、雜文和翻譯作品則泰半寫在出獄後。他不斷地省思自己的文學理論,也不斷推出新小說題材,他對文學的執著與無私獻身,正是他可愛的地方。
葉氏小說言外意,即便生於亂世,女人仍可撩動情慾,抒發時代壓力,且繁衍下一代。
◎1944年用日文寫作的〈三月的媽祖〉。
◎1969年〈齋堂傳奇〉強調女性身體及性愛自主的大地之母形象。探索男女情愛的內心世界。〈齋堂傳奇〉發表於1969年7月《自由談》20卷第1期;小說內容以1944年夏天至1945年冬天的府城台南為背景,透過浪漫的寫實筆觸,主角李淳青春期對於情慾之渴望與追求的生命經驗。
◎1989年〈西拉雅族的末裔〉、〈野菊花〉、〈黎明的訣別〉、〈潘銀花的第五個男人〉、〈潘銀花的換帖姐妹們〉前後角色及情節連貫,集為《西拉雅末裔潘銀花》一書。〈西拉雅族的末裔〉潘銀花一出場,就寫與會二少爺纏綿激情︰
她光裸著身子,任二少爺撫摸,這本是她的願望,她也無所悔恨。她夾緊了二少爺的腰部,讓他壓在她上面喘著氣猛烈地動,吐出了滿足的凱歌,繼續動了好久,直到銀花覺得猶如在大海裡擺盪的一般小船,在夢裡漂泊了一陣子,她的肉體是豐滿的,她的感覺是尖銳完美的。她是燃燒生命而得道的女人。
◎2006年〈蝴蝶巷春夢〉是葉氏最後一本小說集《蝴蝶巷春夢》男主角簡明哲雖然只是二十多歲和大了他二、三十歲的女性發生性關係,這些交媾可全沒愛情。
整體來看「女神」、「大地之母」、「人間女性」等特性有時獨立成型,時而交叉呈現,脈絡開展出後來愈來愈大膽、標誌日益鮮明的情慾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