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學期尾聲回想生命教育老師傳授的種種同時,不禁讓我想起近日拜歐文亞隆所著的《當尼采哭泣》一書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同時也是全書的重大轉捩點之處,便是身為醫生的布雷爾想治好尼采的絕望,但他自己卻在醫治的過程之中,被這位存在主義大師的理論,刺激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布雷爾是個有錢、有天份、有嬌妻的醫師,過著人人稱羨的上流生活 從來不需要擔心物質生活的缺乏,但這樣的他卻很痛苦,苦於生活感受的缺乏苦於身為上流社會份子所受的道德約束,苦於對責任與規律的倦怠,目前的生活看似什麼都有了,對他而言卻是一無所有,而尼采,這位被他治療的病人,卻一眼看出他為何痛苦,其痛苦的肇因,就是厭倦」,對生活,對伴侶,對工作,對於一切熟悉事物的「厭倦」,若繼續放任厭倦蔓延下去,是會產生出「絕望」來的,於是,兩人藉著故事情節與對話,將思想一一鋪展開來,尼采並不向這位迷惘的醫生強迫推銷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只讓布雷爾自己思考、反芻,經過了一段自發性的心靈探索之後,布雷爾終於體認自己才是自我存有的唯一意義,只有真實的面對自己,才能懂得自己的生命的意義,而布雷爾的這份答案,亦是這學期生命教育給予我的啟發,課堂上我們探討愛與喜歡、困境中的成長以及生命的真諦等,但究其中心,我想也許能以「盡其在我」四字作為一概括,人降臨於世稱之為「生」,而讓「生」於世間持續運作的方式,便稱之為「活」,真切的說,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年輕學生歌手盧廣仲有一張專輯名為「一百種生活」,但我認為,「一百」只是個虛數,生活實際上是能有無數多種樣貌的。


    在這個命名為「人生」的旅行中,我的目的地雖然依舊籠罩於霧中,但至少,生命教育的老師給了我一盞燈。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hp.ncue 的頭像
hhp.ncue

生命教育

hhp.nc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