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限時簽
台灣最近很文創夯文創,有人悄悄地把它給帶進了嚴肅無聊的國文課裡,拿我們隔壁的某個大學來說,早已把厚厚的國文教課書改成國文魔法書成為一大政績。我則為了推崇文創作者帶給超冏讀者無上趣味的智慧,事先名為『文章魔法師』。魔法書也好,魔法師也好,它大大地改變了國文課原本僵固了的形式內容,翹課率減少不說,親耳聽到策劃改革的老師得意地說,她們出的書還擠進銷售排行榜麥可麥可大賣。現在我們也來看看文創了的國文。
話說有個署名「黃蟲」的寫成一文,我把它稍稍更動改名為『國文限時簽』: 從去年十一月開始的流感疫情(流感打到送命的情況)據說已經慢慢穩定。就連名嘴陳文茜打了都說沒事,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會覺得衛生署長楊志良比沈富雄和湯姆克魯斯都要帥。難怪有人覺得慧慈比志玲姊姊要正(許純美比虞美人要有氣質,生氣的本質)。還說《刺陵》比《阿凡達》還要劃時代、震鑠古今,堪稱台灣之光!(這會兒把王建民放哪去了呢?過去光榮的一切似乎都成了泡沫幻影。)我們無法肯定署長帥不帥,但他的確是相當有幽默感的人。例如,他最有名的話就是「每天400人往生,不能怪疫苗!」接著在立委質詢時頻頻拭淚,演出愛的哭哭,簡直讓人懷疑他是否以身試苗,一口氣接種兩種疫苗,才會產生互斥作用。總之,目前在網路上竄流一段話,甲:「為什麼你不打疫苗?」乙:「因為我不想死啊!」幫友們,我們就以「流感疫苗」來複習一下國文修辭裡的「轉化法」吧!(轉化法是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它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不同性質。包含擬人、擬物化或轉變詞性〉。例句:1、中華職棒抓簽賭有如「流感疫情」兄弟差點都往生了(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2、衛生署長簡直是國ㄨ牌「流感疫苗」,人人喊打。3、他那話兒粗細非常「流感疫苗」又細又短,還充滿病原體,難怪叫「禍根」。4、我看到他掏出那根「流感疫苗」當下就哭了。這就是
「疫」,原意是急性傳染病流行的通稱;「苗」,是指初生的動植物。而「疫苗」是利用死亡或減毒的病原體製成的懸浮液,打入人體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以預防傳染病。疫苗一詞合起來使用,在古代漢語文獻資料裡不見蹤影,可見它是一個外來詞彙。中國古文獻唐代「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讓「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可見預防天花相當有效。那麼「流感疫苗」顧名思義當然就是預防流行性感冒的疫苗啦。就像流感每年都有新混種,語言也不是乖寶寶,它不會遵守三從四德,更不管四維八德,它也會轉變詞性和意義,甚至變成測量工具或反話,而這就是古早古早以前學到的國文修辭「轉化法」。沒印象嗎?那肯定你上課在看fhm 你可以這樣用,甲:「你這樣跟流行疫苗有什麼兩樣!」乙:「不懂?」甲:「你真是討罵。」乙:「還是不了?」甲:「你真的很流感疫苗ㄟ!」乙:「你到底想說什麼啊!」(捲起衣袖掀桌)甲:「我說你很流感疫苗──欠打〈疫苗〉!」
附記:我覺得作者很天才很文創,在文後附了一幅圖檔;一名俏護士,身著緊身白袍,手拿超尺寸針筒,深情款款凝著你說:『乖ㄚ衣!打完後沒死的人,可以得到我愛的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