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與發展學系
「第七屆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
研討會日期:九十九年五月二十一日星期五





 



第七屆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論文錄取名單


最新消息


張貼人:網站管理員 公告日期:2010-03-27





















































































題目


作者


綠色資源的推進器會展產業


胡瀚平


陳思庭


文化觀光節慶活動應用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2009府城七夕十六歲藝術節為例


梁丹青


羅儒廷


文化觀光體驗活動之劇場分析:布袋洲南文化鹽田表演者的行動與演出


楊凱成


丁誌魰


廖怡雯


消費價值與節慶參與行為研究2010年中台灣元宵燈會為例


陳佩


君如


台灣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之研究以傳統手工藝為例


雷立芬


綠色隱喻的研究與趨勢:以國家圖書館博士論文網為例


鄧宗聖


校園空氣負離子濃度時空分布之研究


汪黛穎


朱達仁


國民小學作為在地綠色資源與文化的保育中心


陳立偉


透過節慶活動以促進城鄉交流與振興地方發展關係之探討以日本農村體驗活動為例


曾宇良


顏建賢


創意生活產業下休閒農場品質改善之研究


沈儒新


鄉村深度旅遊目標市場開發之研究


鄭健雄


劉家瑋


桃園縣觀音鄉休閒農場行銷與經營策略之研究


陳有堂


雷立芬


自行車深度旅遊體驗之設施服務研究以淡水河自行車道為例


方偉達


張馨文


劉正祥


日月潭商圈配合節慶活動之行銷策略研究


林育正


雷立芬


休閒產業員工對組織承諾之探討


林嘉洽


SBE運用於旅遊路線規劃之研究以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為例


楊翰宗


楊植凱


Festival environment cues, patrons’ emotions, satisfaction, re-patronage and word-of-mouth intention


趙琪


陳怡嘉


陳建銘


文化經濟體制下的農業推廣新埔柿餅節辦理之分析


涂昭樺


賴守誠


老人休閒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


盧俊吉


都市居民鄉村長宿休閒態度之研究


張于傑


樂活族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


張智傑


中華職棒球迷方進場觀賞比賽的休閒阻礙之研究


 


現代台灣飲食觀光凝視的形塑:以報紙媒體分析為例


謝宜秦


賴守誠


特殊教育高職生職業訓練職種選擇與從事農業工調查研究


陳俊湰


「磚美於前:彰化平和社區文化再現與產業營造策略分析」


 


地方政府產業節慶行銷模式與 經驗之研究


陳永森


最後修改時間:2010-03-29 PM 5:20


經濟學人:台灣科技公司 征服全球


更新日期:2010/05/29 04:02 蔡鵑如/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蔡鵑如/綜合報導】



六月一日在台北世貿登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umputex),今年邁入第卅個年頭。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專文指出,「台北國際電腦展」是行家心目中最重要的全球科技盛會,台灣的科技公司正在征服全世界─然而也漸趨中國化。



《經濟學人》細數台灣的科技業成就表示,目前全球半數晶片、七成電腦顯示器及逾九成的筆電係由台灣製造,而廣達、鴻海、去年超越戴爾成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製造商的宏碁,及以自有品牌智慧手機紅遍全球的宏達電,都是台灣孕育的重量級科技企業。



產製電腦心臟到機殼 應有盡有



台灣資訊科技(IT)產業的成長,大半歸功於工業技術研究院。一九七三年創立的工研院,不僅輸入技術、投入經費研發,並培訓科技人才、扶助創業,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台積電因此應運而生。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創辦人兼執行長里道(Derek Lidow)說,台灣的歷史背景,「助長台灣成為把理念化為實際的最佳舞台。」



《經濟學人》指出,「台北國際電腦展」不單是宏碁、華碩等大廠的新品展示場,也不僅是電腦零件商城。台灣IT產業的核心力量,是數百家零組件製造商匯聚的綿密供應網,從記憶晶片、主機板、硬碟、風扇到機殼,應有盡有。



不過《經濟學人》提醒,此優勢也是台灣的弱點。大多數業者都只是全球IT產業供應鏈的次要廠商,僅生產他人研發的產品。台灣在製造上擅長所謂「漸進式創新」,亦即改良式創新;過去十年在美國申請專利權的案件中,台灣高居第四,即為明證。



但是夏威夷智庫「東西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恩斯迪(Dieter Ernst)警告,很多台灣業者經常落入「商品化陷阱」(commodity trap)中。他指出,利潤率微薄,將導致業者減碼研發與建立品牌的投資。



擅長漸進式創新 缺乏附加價值



《經濟學人》並認為,台灣業者在最具附加價值的智慧財產,如軟體、服務以及系統等方面,能力尤其貧乏,造成業者經常成為歐美業者控告侵權的對象。《經濟學人》又說,台灣電腦製造商紛紛出走,把生產線移到勞力更便宜的國家,最主要為中國大陸。但中國在高科技創新上已經卓然有成,政府也大力扶植IT產業,最佳樣板就是半導體代工大廠中芯國際。



但該刊認為台灣仍然具有優勢,台灣具備適應能力,工研院更著力在智慧財產的開發與保護、服務以及設計,並成立創意中心。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信宏指出,大型企業已提高專利權申請的品質,提高供應鏈價值,積極尋找新市場。台灣業者也向世人證明,他們有能力採用現有技術而推出新商品,華碩率先問世的低價小筆電,就是最好的例子。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hp.ncue 的頭像
hhp.ncue

生命教育

hhp.nc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