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復卦(地雷復) |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爻辭
初九:不遠復,無祇悔,元吉。
《象》曰:「不遠」之「復」,以修身也。
六二:休復,吉。
《象》:「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頻復,厲,無咎。
《象》:「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六四:中行獨復。
《象》:「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六五:敦復,無悔。
《象》:「敦復,无悔」,中以自考也。
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卦之組成:復卦由下震上坤兩卦疊成。坤為地,震為雷,卦名讀作地雷復。前卦為剝,剝卦五陰勢盛,僅有上九一陽碩果未食,由於留此一線之生機,一陽又於五陰之下復生,這就是剝極必復的道理。復之時,則並非復仇或報復,而是君子之檢討反省,自復於道。
復原意是「歸來」,「回來」的意思,引申則是指人改過遷善,而在《易經》中更專指陽氣的歸來。陽又代表善、代表大、君子,因此復卦又有改過遷善的意思,代表人的善心歸來,萌動於初。
卦象為雷在地下,雷象徵的是「動」、「春天」、「生機」,一切的生機藏在地底下,有萬物冬眠之象。冬眠雖然表面上看來是一片死寂,但卻是暗藏無限生機。復卦是陽氣剝除完畢之後,又重新回來。事情又會重頭再開始,進入另一回合的循環。
陽氣歸來,亨通。進出都非常平安不會有任何疾病,朋友來不會有罪咎。路上來來去去的走,總共七天行程(階段)終於回到家。有長遠的利益。雖然這裡說出入平安無事,出門可以平安歸來,似乎利於出行(行動),但《象傳》説:「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所以卜得復卦,還是以閉關休生養息為宜。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釋義:好的過程。行進沒有阻礙,朋友前來也沒有災難危害。返回復歸有一定的運動規律,經過循環就會復歸。利於朝著目標前進。
《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釋義:《彖》說:「復,代表好的過程」陽爻恢復了,內震外坤,動為震坤為順下而以順上行之意,所以行進沒有阻礙,朋友前來也沒有災難危害。「返回復歸有一定的運動規律,經過循環就會復歸。」大自然如此運行。「利於朝著目標前進。」陽爻恢復了也就恆常。反復的循環是自然的法則。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釋義:震雷在坤地之中,為春回大地的週而復始之象。冬至日晝長夜短,古時候在這天要封閉關口要道,禁止商旅通行,帝王也不省視四方。
初九(第一爻陽),不遠復,無祇悔,元吉。
《象》曰:不遠之復,以脩身也。
釋義:迷路不遠就回來,不用後悔,大吉。
這裡比喻人迷途知返,知錯能改。
六二(第二爻陰),休復,吉。
《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釋義:休復:休為美,或喜,喜善,這裡為贊嘆「復」的美好。
因為能見賢而思齊,禮賢下士,見到他人之長處而知道謙虛對待,所以是好的。
六三(第三爻陰),頻復,厲,旡咎。
《象》曰: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釋義:因為不停地犯錯,所以危險;但由於尚且知道要改過,不會有災咎。
六四(第四爻陰),中行獨復。
《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釋義:特立獨行而能守住正道,做事不茍同於群眾,與正人君子(初九爻相應)相呼應。
六五(第五爻陰),敦復,旡悔。
《象》曰:敦復,无悔,中以自考也。
釋義:敦厚的能夠自我反省、自我監督,所以能夠免於悔恨的發生,位居爻的中間而自省。
上六(第六爻陰),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釋義:迷失了反復的道路,凶,有天災人禍,用於團隊上,會帶領著團隊走向失敗的方向,若是用於在位者,凶,要到很久的時間才能帶領團隊前進。比喻人迷途不知返,犯錯不知改過,萬劫不復。
創作 〈復之貴也〉心得
復卦在六十四卦當中算是中中卦,不算最好的卦,而天地之間卻又貴在復。因為懂得自我反省,恢復自己雜亂的心,走向自然之道。屢失屢復之象,代表著自己一直從經驗學習,不管如何順應天地之道,未來走向早已注定,而求卦問圤是為了讓自己心靜。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從卦象判斷所問之事。
易經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是難懂之意,而是他與自身相印,讓人既驚喜又感到可怕,彷彿將人所發生的曾經或是未來都顯現在一個圖像式的畫面當中。
當老師解釋說復卦,貴在其懂得恢復,一開始有些聽不懂老師的意思。但後來仔細推敲,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也就貴在其迷途知返,猶未晚矣。
復卦是我這一生的卦周而復始一直恢復,雖然只有兩個爻是吉,其他不是一般就是凶。這就如同人生一樣,潮起潮落,生命終為一個循環,我也藉此警惕自己,別將得失心放得太重,生命不過是個過程,終歸於天地萬物,大是大非,孰對孰錯,又有什麼好糾結於心呢?
參考資料
周易本義 朱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