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此,漢代象數派學者在《說卦傳》那裡尋不到根據,便另創互體、爻辰、納甲、飛伏所發展出來的卦變、半象、兩象易、旁通等等,都只是解易的方便法門,學易應得魚忘筌,得兔忘蹄而得悟忘言之義。《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全站熱搜
因此,漢代象數派學者在《說卦傳》那裡尋不到根據,便另創互體、爻辰、納甲、飛伏所發展出來的卦變、半象、兩象易、旁通等等,都只是解易的方便法門,學易應得魚忘筌,得兔忘蹄而得悟忘言之義。《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