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周易》裡所使用的象徵物,包含自然景觀、氣候現象、人物、人體、動物、植物、器物、食物… …等,取材十分多樣且生活化。《周易與文學》一書中,作者將這些象徵物分門別類,整理出「《周易》卦爻辭象徵物例表」。其中,關於「人體」的象徵,共有二十種不同的身體部位、器官,分別出現在三十三個卦爻辭當中,此類別出現的頻率占第二高,僅次於出現二十六種的「人物」一類。


    身體象徵在《周易》占如此之高的比例,絕非僅是偶然。對於自己的身體,應是最能感到熟悉的,由於每個人都擁有真實體驗,因而最能夠了解身體的功能與作用。透過以身體的各個部位或器官作為意象,應該是最能引發起共感,進而可以寓深刻的哲理或意涵於其中。在《周易》卦爻辭所出現的身體名稱或意象,包括與頭部相關的「頂、首、頄、輔、頰、耳、鼻、須、舌」,與軀幹四肢有關的「身、背、脢、限、臀、肱、拇、股、腓、趾」等。其中,又以「艮卦」出現最多的身體象徵,包含背、趾、腓、限、身、輔。此卦不僅有豐富的身體意象,且其所表示的象徵意義尚蘊含深刻的哲理。


    本文將以艮卦中的身體象徵作為探討範圍,透過文本分析,加以探究《周易》卦爻辭中的「人體」意象及其欲表達的內涵。關於本文的架構,除了第一前言與第六結語外,其他概要性說明如下:


    第二部分將討論《周易》中的象徵手法,先參酌各家之說,加以界定何謂「象徵」,並釐清「象徵」的功能,再進一步析論《周易》「觀物取象」的象徵表現。第三部分則是論述有關於《周易》裡的身體意象,探討之所以身體意象會在《周易》中普遍運用的原因,及其功用與內涵,以及其象徵手法所展現的文學價值。第四部分則是析論《周易》富有身體象徵的「艮卦」,進一步探討其卦爻辭,與在〈繫辭〉、〈彖辭〉、〈象傳〉中的意義,並將之與其所指的身體意象加以連結,釐清其中的象徵內涵。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hp.ncue 的頭像
hhp.ncue

生命教育

hhp.nc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