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學期我系來了個貴賓,武漢大學交換教授。我因曾受該校資深教授李紹崑夫婦之邀前往演講,時值盛夏,嘗訝於十里長街乘涼的奇景,也陶醉於萬人橫渡長江的豪邁。台灣熱天到戸外納凉時或有見,但武漢的乘涼就是街頭露宿。在那裡可是傾巢而出,聽說從端午節到中秋節之間百日,氣溫37度以上,那是令人咋舌的民俗事象。
  漢口鬧市從一元路到礄口路,從京廣線到長江漢水岸,約莫8平方公里一百萬居民是乘涼的常客。
太陽剛偏西,就近占了位,人手一把蒲扇肩披毛巾,自然分成無數單元,迎接乘涼第二個節目--聊天。武漢人管聊天叫「聒天」。屈原<天問>〈天問〉涉及天南地北、古往今來;聒天的範圍也無所不包,只要能排遣酷熱和加以催眠的什麼話題都可,由於楚人自古信鬼而好巫,「聒天」自然少不了鬼故事。武漢人管它叫「侃鬼話」。武漢人在中國人中屬於那種直率透明的類型。或許是同武漢人敢於或習慣於暴露個人睡覺隱私直接相關。在中國最早裸體上街遊行抗爭的就是武漢婦女。乘涼的媳婦們多有以三點不漏泰然入睡者,然而在竹床陣中,男女界仍有別,女郎儘管穿著褲叉,但入睡時側身而臥,頭向大街、腳朝家門,男人則與女人不同頭。
基本上武漢人氣質特性及整體性格有三:耿直、急躁、狂熱。似乎也受高溫薰陶。孔子曾想到楚昭王朝中作官,途中邂逅楚國隱士接輿(一名陸通)。接輿對他唱了一首<鳳兮歌〉,歌詞曰:「鳳啊鳳,為什麼道德如此敗壞?過去已不堪回首,來者猶可追求。算了吧!當今從政的人危險呀!」孔子想趨前同他交談,他却揚長而去。孔子後來既未被楚昭王接受,又受到接輿的奚落,耿耿於懷,在論語微子中記下了這段往事。這隱士孔子稱之為楚狂,楚狂不過是楚民一般處世態度的縮影。從704〈BC〉年到周滅亡的455年間,楚人一直不服周人的統治。這段歷史至今仍活在武漢人的日常用語中。兩武漢人爭辯時的情況是:
甲:你服不服周?(服輸、服氣)
乙:不服周,死也不服周!(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hp.ncue 的頭像
    hhp.ncue

    生命教育

    hhp.nc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