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量屬於民間信仰的民俗事象。表現在行為上,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某些自然事物或神靈的崇拜及儀式;表現在語言形態上,聽到環繞著山水、木石、器物、神的傳說故事;表現在心理層面,處處可以感受到某種神祕力量在影響着或支配著人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和行為。這種龐雜樣態的民間信仰,其主要部份是在原始思維中延續、積澱而來的觀念;同時,在發展中,又逐漸與繁複的社會生活結合,形成種種對神靈信仰和不屬於社會又不屬於經濟的俗信。
民間信仰產生的基礎是史前時代神祕莫解的「瑪那」(Mana)及靈魂不滅觀、萬物有靈觀。人類對自然界種種不解,產生一定程度上的膜拜與崇敬儀式,同時形成相對固定信仰和觀念,這些對固定的信仰與觀念又以積澱的方式傳承下來。影響生活不說,也成了神話與傳說的重要內容和思想,這些材料一旦形成並廣泛流傳,便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反過來加深著信仰的傳播。人為宗教出現後人們為了擺脫困苦的生活和艱難的處境,創造了種種適合人們心願的神,同時也把歷史上真實人物或英雄賦予神的品格,使其成為被人們廣泛膜拜的神。圍繞著這些宗教的神、人物、準宗教的神,在民間也產生了數量很大的口傳資料,將神奇事蹟色彩附會到這些角色身上,寄托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理想,從而得到精神暫時性的解脫;同時,這些傳說中也雜入甚至融匯了各種各樣甚至相悖於民間信仰事象。成為民間信仰的大雜燴,從而也成為民間信仰所以代代相傳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自然崇拜和神祇崇拜為主要內容的這兩重民間信仰傳說幾乎占據了民間信仰的全部內容。
民間信仰傳說是民間宗教文化的一宗遺產。作為口傳文學作品,它不僅僅表達了人們早期無法索解的神祕力量的體會和征服這些神祕力量的願望,而且也曲折地反應了中國不同時代裡種種社會的和人群的群相,傾注了下層人民對某些人物和神(儘管有些高高在上的神,實際上卻也是被人們擢升到天上的人)的愛與憎、褒與貶、期望與捉弄,表達了他們社會的、道德的和審美的評價,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塑造出了一些令人難忘的形象,因而成為研究千百年來下層社會成員世界觀的重要材料。
作為文化現象,民間信仰傳說往往會在互相隔絕的地區傳播和流傳,而且在流傳的過程中,被歷代不計其數的識字、不識字的傳播者所豐富及修改,情節日漸類型化,語言日漸精鍊。它們曾經給一代一代的老百姓以知識,包含宗教觀的)啟蒙及人生的啟迪,曾經帶給物質生活上十分困窘、政治上受到種種壓迫(如宗族的、禮教的、神權的、霸凌的)人們以暫時的心理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鼓舞。在世界上,沒有沒有民間信仰的民族,同樣,沒有接受過民間信仰的薰陶和教育的人大概也是沒有的。民間信仰傳說也依然在民間廣泛流傳著。依然還會給讀者以教益,幫助我們認識歷史,認識社會,助益人生。誠然,這其中,夾雜著許多宿命的、因果報應的、巫蠱咒符、命相風水的內容,我們都該給予更多元、更科際整合性的鑒別、分析和整理,以善待這些人類創造的精神遺產。
- Apr 21 Wed 2010 14:23
無法索解的神祕力量-Mana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