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學目標與對應之核心能力:


所謂「學術」,指經過研究思考得出來的成果。用文本來表達思想、知識成果,是人類共同的選擇;這些成果可用於國家、社會,可用於地方、家族,也可用於個體、企業。「流變」,學術之事,每轉而益進,途窮而必變隨著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文獻可稽,支胤可采,傳授可考,都不免受到時代、地域,外在環境及治學者的風格影響。對這種學術脈絡的遞嬗下的考察,當有助我們理解這些學術形態(風貌、品格、特質之總和)


以學術思想發展與變遷研究學術研究走向何處去?欲求達成:


一、如何從過去學術遞變學習中國學術,研究中國學術。


二、對中國學術流變軌跡巨大成就取得宏觀的認識。


三、當前中國學術研究的困境。


四、試圖找出研究中國學術學史的寬廣道路。


 


教學大綱:


一、導論:


a.輔嗣易行無漢學(漢、宋學,象數、義理治學特色與流變


b.玄暉詩變有唐風(古典詩歌發展到怎樣一個新的階段)


(宋人趙師秀(紫芝)《秋夜偶書》語)

c.蘇黃一出 ,“滄海橫流”,唐風盡變嚴羽《滄浪詩話》


二、諸子百家、儒學獨尊、玄學清談、佛學漢化、義理之學、訓詁考據、新學崛起共七部分內容。其實我們可以從學術流變的觀點作以下考量:

一、上古三代學術濫觴​與轉變;二、春秋戰國​:學術理論的深化與完​成期;兩漢經天緯地,​獨尊儒術;三、魏晉玄​學,隋唐,三教合流;​四、兩宋:登峰造極;​五、元明清:理學心學​實學考據之風;六、近​代:傳統與現代創造性​轉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hp.ncue 的頭像
hhp.ncue

生命教育

hhp.nc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