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一書出現最多的,就是「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這句話。這也是我們最值得肯定和崇敬他的一面,設君主、政長爲的是要「一同天下之義」(《墨子•尚同中》),為的是謀求大多數天下人的幸福。難怪有人說墨子是在世界史上第一個「拿理智的明燈向世人世作徹底的探照」(張蔭麟《中國史綱》)。
現在我們看看法家, 韓非說談法者宗商鞅,言術者袓申不害(看《韓非•定法》篇),商鞅生於西元前390年死於388年,比孟子、莊子稍長。《史記》有<商君列傳>。作為衛之貴族,君王的孫子(庶出),卻在秦(孝公)受到重用,使秦國霸業瞬間崛起,賈誼寫的<過秦論>第一個就提到他。商鞅執法,公正嚴明,連太子的罪都敢治,治安好到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使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殺一敵人則晉爵一級。凡不務農事或不賣力的人,妻、子皆收為官奴。法令嚴峻到「步過六尺者罰,棄灰於道者被刑」(劉向《新序》)。最後搞到最後「舍人(住旅舍的人)無驗者(無身分證、路條、護照的人)坐之(適用連坐法)。」結果,他自己也面對法仰天長嘆:「為法之弊,一至於此」,這就是有名的成語「作法自斃」的由來。韓非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韓非‧內儲說下》說,楚懷王有個寵妾叫鄭袖,後來又得到一個魏國送來的更漂亮的,鄭袖就對那新人美女說,我們大王最喜歡看美女遮住嘴笑的樣子,那美女信以為真,想得寵想瘋了,每次見到懷王,都以袖掩口。懷王覺得很怪怪的,問鄭袖怎麼回事,鄭袖說她嫌大王口臭,結果懷王氣死了,下令砍了那美人的鼻子。這個美女成了沒鼻子的人,商鞅被五馬分屍,韓非可是飲恨服毒自殺,而害死韓非的就是同時向荀子學習的同學李斯。韓非萬萬沒想到李斯那個害死自己的人就是那個利用楚懷王借刀殺人的鄭袖。申不害的書已不傳,商君書又偏激太甚,遠不及《管子》、《韓非子》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