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區域文學(七)


0年代的京、海派之爭,是鄉土與都市兩種文化背景對峙在文學中的體現。這給區域文學提出了一種分析的視角,值得探討。總的來說,京派創作群體的基本傾向是自覺地區別於當時左翼文學,又有意與各種商業化和趕時髦追流行的文學保持距離的一些作家,他們看重文學的獨立價值,卻又不免超離時代變革的主流。

 

從創作實踐看,京派以小說顯名,除大家沈從文外,還具有相當活力的作家陣容:以田園牧歌風格著稱的廢名,擅長詩意小說的蘆焚,給創作以深入的審美理論闡析的朱光潛,及蕭乾、凌叔華、李健吾、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林庚,等等。這些作家群雖然沒有結社,但學院派的沙龍活動頻繁,辦同人刊物是其主要的文學生存方式。如《大公報文藝副刊》、《文學雜誌》,以及《駱駝草》、《文學月刊》及《水星》等等,為其主要耕耘園地。

 

沈從文主要貢獻是用小說與散文建造起其特異的「湘西世界」。他生在湖南鳳凰縣,地處湖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處,是苗、侗、土家等少數民族聚居之所。湘西自然風光和少數民族長期被歧視的歷史,帶給他個人特殊的氣質,1923年隻身離開湘西來到北京,以自己的艱苦奮鬥和出色的才華打進文壇,擠身城市的上層文明社會。他的創作處於左翼文學和海派文學外,選取了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歷史態度,在介紹區域文學時,我們斷不能忽略,他從城鄉對峙的整體結構,來批判現代文明闖入一個區域時所顯露之醜陋處;在那個湘西本真自適自足的楚地風俗的鄉土風貌,豐富多彩底層人民的生活圖景。


總的說,這個流派的共性有三:

一、對於文學的政治功利性、黨派性和商業性的不滿,多寫鄉土平民及現實的題材;

二、樂於追念過去,從平凡的人生命運中細加品味,挖掘其中的詩意,寄託一定的文化理想;

三、有成熟小說〈無論是諷刺的或抒情的〉的形式感,講究文章之美,像散文化的結構和筆調,牧歌情趣或地域文化氣氛的營造,對鄉土經驗的眷戀和傳統回歸的渴望,用極具詩意的體式來加以表現。

 

這三點是京派一般特徵的概括,具體到每一個作家,同學們還應當結合其創作來細加體味和分析。我們分析台灣區域文學時,會有更多面向的討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hp.ncue 的頭像
hhp.ncue

生命教育

hhp.nc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